walking

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

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

blogspot 国内访问记

17:48 Posted by arway , , No comments
blogspot国内访问不了,还是有不少方法能解决。

前提是你需要一个独立域名(国内注册应该可以,暂未尝试)

方法一:cname方式(反向解析域名)

可以使用提供的服务, 也有其他人提供,自己搭建也是可以。

1、在注册域名商处设置一次 www 的cname解析,地址输入:ghs.google.com
   可以使用国内dns服务提供商,或者注册商自家提供的解析服务

   一般解析可能需要一小时,部分域名提供商时间基本是10分钟,就可以进行下一步

2、在blogspot后台设定独立域名,选择高级设置,输入自己的独立域名



3、保存成功,这样也可以使用独立域名访问。可能是g/f/w比较智能,会智能屏蔽。

4、使用第三方反向解析(找到一个可以使用的反向解析地址)


   4.1、回域名注册商处或者dns托管商处修改cname的网址,修改成第三方提供的地址
 
   4.2、在或者其他类似服务的网站提交需要反向的域名。一般会比较稳定。

5、基本完成,等待10分钟左右设置就完成,可以直接输域名访问blogspot。

方法二:直接找到ghs.google.com 的域名进行解析(暂未尝试)

1、cmd状态下ping ghs.google.com 能获得一个有返回状态的ip地址,多试几次。

2、把获取的ip地址在域名注册商后台添加A 记录解析

3、参考方法一的 第 二 步

4、等待10分钟,访问试试

the  end

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

新版blogspot很有爱

23:22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一年多都在忙碌

订阅的不少blogger都已经停止更新,大概大家都在忙。

有些因为使用cn域名的原因而放弃继续更新,有些因为太忙都已经忘记给空间续费。

随着google+的发布,blogger也跟着色系变化。

新版的blogger很不错,起码能减少我对它的google reader改版的愤怒。以至于现在还在使用原版的gmail不愿意升级为新版。

还是很想对这个版本的blogger说一个字“赞”

下一步解决国内访问的问题

优点

1、拥有很多简约的模板
2、后台也更加人性化,包括功能栏的分类、重点按钮的突出、特殊的功能图标应用,一切都很简单
3、还加入我这种懒人没时间整的移动设备阅读界面
4、可以绑定独立域名
5、支持png64粘帖,直接为用户省去贴图的麻烦,只要一个ctrl+v就能解决,普通网站提供上传-选择-插入这些步骤
6、只支持标签归类,为什么写完帖子要建一个文档目录呢?手工添加标签?这些都应该交给程序
7、如果哪天消失了,这里还会在

缺点

1、靠,后台不怎么考虑我这种还在使用1024分辨率的用户,在写帖状态,界面会超出1024宽度界面

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

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

我们的scrum进程

23:48 Posted by arway , No comments
    几乎经历的每个项目都会以scrum的方式开展,因为这样的方式最适合小工作室。人数在3-12人为最好,如果人数超过12人,每天的站立会议大家都会很“疲乏”。scrum的顺利开展需要组员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理解,可是几乎没有这么完美的事情。

遇到不少问题

1、人员
   “新手”多:几乎不可避免,工作室几乎每天都有人员流动,无论是leader原因还是个人,组内始终有人进组、被调组、或者离职。每次变更就需要讲解一次流程以及工作内容。
   因为是新技术、新平台,还需要开发人员熟悉我们的“引擎”开发模式。所以每次scrum内sprint开展都不可避免的需要顺延时间。

2、能力
   scurm的开展也融合“瀑布”模式和“迭代”模式,需要有经验的开发人员对每个backlog理解清晰,并且能“正确”评估时间以及分解task。无奈的结果是几乎没有一次理想达到scrum提倡的“每日集成”概念:P。

3、时间
   一个sprint结束验收时间基本是sprint开始时预估时间的2倍多(个别项目),即使每天大家都加班很晚才能完成task。
   一般sprint都会以二个星期为开发周期,一周集成时间,一周调试和准备下一个sprint的时间。

4、配合
   成员都需要时间磨合,产品方案在scrum开始前需要基本主体完结,按照理想美术工作也应该在scrum前基本结束,这样每个sprint才能顺利展开。无奈每个sprint都是美术和研发同学一起展开。最后导致的集成时间非常长。



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

Team

00:25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    六人小组做的facebook项目是我经历项目里最有意思的。因为“斯巴达”组建的facebook应用小组,需要把现有产品移植上facebook,只有一个月的时间。
    需要完成把日文产品翻译成繁体中文、简体中文、英语产品、开发一套多语言版程序、调试facebook接入接口。时间很紧,一个产品、一个美术、一个前端、二个后端、一个大表嫂,一共六人光荣的关进“小黑屋”。
    虽然时间紧,大家都需要加班,但是大火还是很开心,特地让美术MM抽空画一张“我们的自画像”送与大家,心情好最重要,每天都有乐子。


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

Axure & svn 共享工作教程

13:34 Posted by arway , 1 comment


原先给内部培训的PPT,分享出来

一 申请开通svn 权限
1、        svn管理员申请目录帐号并赋予权限;
2、        帐号包含:帐号、密码;
3、        本机不需要安装svn 客户端,axure自带svn版本管理服务;
二 创建共享项目
1、        开始创建共享项目
    说明:开始创建项目可以基于空的rp文档,同时可以基于已经完成部分的rp文档直接创建


1 开始创建共享目录
2、        输入项目名称
说明:项目名称会自动在svn服务器上生成相应的项目。Svn服务器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;
     项目名称尽量说明项目目的。

 

2:输入项目名称
3、        输入svn服务器目录
说明:svn目录是svn管理员创建的目录,只需从获取处粘帖进来就可以

 
3:输入svn主目录
4、        输入svn 帐号和密码

5、        输入本地跟目录
    说明:只需要输入本地存放的跟目录,系统会自动在windows下创建项目名称及目录相关文档
 
4:输入本地项目根目录

 
5:点击finish 共享项目开始创建


6:创建成功

 
7:程序自动生成的本地目录

三 获取共享项目
1、        从服务器获取项目



8:从工具栏打开


 
9:输入远程共享项目目录



 
10:选择本地保存目录
说明:选择本地目录,目录只需要选择根目录,根目录下不允许含有和项目一致的名称;程序会自动在根目录创建项目目录


 
11:点finish 开始获取


12:获取成功
2、        从本机直接打开项目
说明:从远程获取或本地创建项目。都可以在根目录下直接双击打开共享项目


 
13:打开共享项目

四、协同编辑项目
 协同编辑项目,编辑之前需要优先签出相应项目
 1check-out  签出
 
14:未签出页面程序使用蓝色标识



check-in  签入
 
15:编辑完成后 选择签入check 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