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lking

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

关于B2C电商平台的产品感觉

11:37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

     关注电商很久一直没去从事做电商的事,没合适的机遇和机会。前段时间boss 发我一个电商网站,打算问我意见。
自己从自己角色的产品氛围说说自己的感觉。

1、购买流程
     比较常见的购买流程都会有注册、登录、充值过程,这个过程比较复杂的就是充值。自己身边有2个大学同学,每次在网上买东西都会找到我,其他时间很少找我。找我的唯一目的就是帮他们在淘宝上买东西。每次我都有点疑惑,每次耐心的告诉他们其实自己开通网银比什么都方便。他们让我帮忙网上购买后,要我发给他们银行卡号,他们便抽时间顶着烈日或者寒风 去银行排1小时的队,还款给我。每次都苦笑..其实整个过程对他们来说 注册登录都已经够他们忍受的,就是充值这一步让他们很困惑,他们说了理由:一个是经常换电脑------开通过一次 ,第二次就用不了。一般情况是开通网银要绑定本机(电子证书) ,对于他们经常换电脑甚至偶尔跑网吧的人,充值的复杂确实把他们挡在网购之外。
     给boss提到的意见里面也含有这条,现在这个网站的购物流程要重新改,太复杂,需要允许用户进行没有登录,甚至没有注册帐号的情况就能轻松购买,而且尽量考虑到付,在价格上尽可能比同类优惠甚至持平。

2、搭售
     在看完网站以后就有一种感觉,网站的搭售模式很弱,虽然有【推荐】和【关注该产品的用户还关注了】等营销模式,这种比较常见的模式也容易接受并也给一种很好的体验。在看完很多搭售的案例,其实感觉搭售这种方法会比推荐更直接,效果更好,常见的卓越、当当、凡客都采用搭售的模式。自己身边的朋友每次在选购一个商品的同时,经常会同时买推荐的搭售书或者衣服,询问一说大体是因为能省运费和更省钱。

3、风格
     其实自己对风格没太多看法,可能是看的东西多每次在反感一种风格的同时还是会自我否定,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这种风格好,自己更应该理解他们选择这种风格的原因。自己的偏好是简介并满足首页重点推荐的内容,并且在首页留有更好引导就可以。对于大幅的背景都认为是做品牌多余的内容。修饰的内容多了,信息噪点就多,很容易跑掉





2010年4月24日星期六

零星的一点

17:21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偶尔抽空想了一下项目的模式,做点记录。在考虑是如何引入竞价排名的问题上做一个思考。对于在从事这行业的行家应该是思考透的问题。初入行正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。
在考虑基于 Baidu 和 google 不同的竞价模式和背叛成本,基于ebay、taobao 和 amazon 、360buy的模式上。
有利为商 这个是前提下考虑模式,无利不商是事实的前提下。

1、竞价商业
竞价排名是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,baidu 是把竞价关键词和普通结果网页直接显示在结果页内。baidu 是不太控制关键词在页面的现实,有的时候你能看到满屏的都是关键词竞价结果。而这些结果不一定是用户需要的,放大来说部分用户是排斥这种搜索结果。这种说法在业内是诱导用户点击,竞价结果和普通结果没有明显区分,含有欺诈行为严重点。
google 是把竞价排名通过自身技术和广告平台供站长自由调用,个别搜索结果页也含有关键词广告,看这么几年如果会有和普通结果页混排的话一般只有一条。这种混排模式会有颜色的区别,符合心理预期,检索的结果也不加入人工干预。只根据技术让用户找到更精准的结果。这也获得很好的口碑,如果从用户心智越来越成熟的预期来说,这种模式无疑是最佳。
ebay 和 amazon 在国外发展很多年,已经拥有很成熟的用户,和相对比国内成熟的用户基础。
ebay选择的是 入场费和 交易中间费来盈利,
amazon是做b2c 靠渠道盈利,现在的状况比ebay 还风光。以前没ebay风光
taobao 最早是ebay的追随者,现在国内一家独大,坚持免费,不靠入场和交易中间来收费,现在主要靠竞价排名来盈利,检索的关键词,排名前几的都是商城,相关度还算很高。商城也算是竞价排名的一种,其他普通卖家的排名又是靠什么来排,这方面没有相关资源来证明,偶尔上去看 好像是随机排列,如果是随机排列这种会更加公平。口碑还不至于差。
360buy走的是amazon的模式,渠道很厉害,只是在苏州街自提店里面郁闷的不行,人一多就要像国内银行一样排队,而且就一个窗口。不是很多人愿意走自提,但是同城自提就涉及到运费,虽然规模效应运费成本会很低,但是从购买者那里抠来的5块也是钱。(5块是小,不过有过集市买菜的人应该有经验,几毛钱都要讨价还价,省了几毛钱虽然很小,但是购买很愉快,也很轻松-----这里是题外话)

2、背叛的成本
不同的竞价模式或者说购买流程,就会区分出不同的人群。在我个人主观意识主导的情况下:自己在一定时期内是以用baidu为主,因为最初它什么都检索,如果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就换关键词使用。因为某些事开始使用google 最初只是检索英文,再后来开始检索中文,偶尔有一天对比两个搜索引擎,发现google 会比baidu 更精准(很片面)。于是后面的时间大部分使用google。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baidu的关键字竞价和普通结果混排,大部分不是我所需求的结果,一方面 我 的关键词没含太多商业关键词 搜索结果却是关键字推荐网站,不符合预期。更换的过程大约用半年的时间,这个是时间成本。还有社会化成本,重度依赖google的其他服务 doc note gmail  analyse buzz 等等..

如何区分用户搜索的诉求是信息查找 还是 购买诉求?
这个问题大了,统计学?挖掘?决策?,自己记录一下,有的时候我是想要一个翻译的诉求,在google 和 baidu 上输入,google 上不会给出翻译的诉求,baidu 上依靠baike 给出翻译的诉求...

还好没人购买我的要翻译的词,不然我要翻页找,或者我勤奋一点 换一个专门的软件或者翻译网站




2010年4月13日星期二

关于社区关系

11:18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看过sina 和 qq 微博的营销方式,都会找到很多类似

1、邀请:谁具有邀请资格?意见领袖,一般会邀请社会名流来开通,意见领袖会把自己圈子内的人脉邀请进来,圈子内的人就开始向普通百姓身份靠

2、名人:普通老百姓喜欢看名人,他们是生活。

站产品的角度就会形成一个三围关系  产品--->> 普通老百姓(真实用户)---->>名人

产品、名人和普通老百姓 任何一个群里面都会产生意见领袖

整个 闭合的回路 把社区营销到最大化。

写的简单 只作为自己临时散片的收集

2010年4月8日星期四

使用发送邮件来发文章

15:05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


通过使用 发送邮件来发布文章,比较适合团队博客,谁都不要考虑平台,只需要给博客发送邮件

纯文字的就好,图文混排 ? 蛋疼....

自己俗一点

14:58 Posted by arway No comments
    偶然群内的朋友聊起可用性实验室的问题,自己想了想,结合以前的看法并且网上搜了一下,一样看法的人还不少。

“不要说用户,当我在Google China的可用性实验室里面坐着的时候都觉得不舒服,一个硕大的单面镜,摄像头,录音设备,自己不熟悉的环境,不熟悉的电脑,等等。有次一个用户硬是不会输入中文了。
在可用性实验室里面,我们经常关掉其他程序,把我们想测试的软件最大化,把任务规定好流程。而实际上呢?用户可能同时有20个程序在运行,而我们的软件只是一个小窗口;用户可能用到一半,打开浏览器查个资料,接个电话,站起来伸个懒腰,喝口水,回条MSN信息,然后再继续之前的工作。没有人盯着我们,没有人记录我们的一举一动。”
 基本和这个兄台说的状况一样。这种实验室对普通公司或是商业公司不大的环境下,不实用。有点笑话叫 大学里面搞学问 是给领导看的,写的论文大家越看不懂越好,用的词语越专业人家会认为你越专业,你自己本身也越有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