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lking

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

快比慢好?

16:15 Posted by arway , No comments
胡扯一通

大部分时间接触的观点是:快比慢好。

        其实分开看会有点问题。首先是方向上的选择,有观点说技术不是问题,意味着任何技术都可以能被快速的实现。选择“快”也就意味着同类产品能被抄袭,或者仿制。

        而“慢”,也意味着慢的方向步骤选择上,是真慢吗?不一定,可能是选择产品方向上在执行一种通过运营建立的“门槛”。这种门槛通过慢调的时间积累起来。氛围建立起来,用户就会难流失,即使面对新鲜事务的出现,用户的流失也会是短期的。而慢能让产品专注自己的点,深挖掘自己的优势。认清行业快不见得比慢好。


说一下自己最近在用 微信 的 “朋友圈”

16:09 Posted by arway , , No comments



“朋友圈”的概念有点类似 instagram里面的功能,同时也借鉴Path的时间线。

1、微信的“朋友圈”在隐私保护上与其他类似产品做了很大的区别:只能看到好友的评论图片

       意思是说:你朋友在朋友圈内与别人对话的状态下,你也只能看到你朋友的话,而看不到你朋友的朋友说过什么,这种状态相对来将针对图片和评论没有上下文概念,只存在私密的两人对话空间。这是微信有意为之。

2、微信的“时间线Timeline”

       instagram的被收购让很多人从反思移动互联网怎么走中,看到一点有意思的点。移动状态下的社交需求有哪些?

例如:通信、拍照、录视频、分享、讨论。

      当初微信以解决通信基本需求,现在增加照片的时间线为主的朋友圈。移动智能机必备的通话、拍照功能在这些应用下能充分起到作用。

把手机拍摄的照片、录制的视频,通过一个时间线来积累起来。形成用户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人主页。也有点类似互联网早期个人博客的兴起。以满足用户个性化、炫耀(展示)、被认同(被关注)的心理需求。

而 通过时间线“积累”,也能让用户找到虚拟世界的归属感。同时是产品通过时间运营上的建立的“门槛”,通过慢时间建立的门槛是快公司难以快速抄袭。


关于微信商业化:

大约过年时间就有收到过招商的漂流瓶。这应该是商业银行的首次大胆尝试。有点吸纳“微博”通过转播的方式来扩大口碑营销的方式----方式相对新颖。

现在微信距离商业化还有些距离,相关的商业模式还在摸索和尝试,还没做到很high的方式。